1.水分扣除(适宜开花结果的花木)
减水是指盆栽花卉生长期间限制浇水,从而限制花卉的营养生长,积累养分,促进花芽分化,最终形成花芽。
这里有一个促进花芽分化的例子。以月季、梅花的栽培为例。当新芽长到20厘米左右时,浇水受到限制。几天后,当植物的顶部叶子因缺水而枯萎时,要稍微浇水来恢复叶子。反复几次后,枝条顶端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集中养分,达到促进花芽分化的目的。
事实上,有几种方法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1)新20CM左右时,可喷施高浓度二氢钾,控制顶部生长。
(2)可以挑顶、控制。
喷施激素控制、多效唑等。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不懂就慎用)。
喷洒专业营养液,控制要轻,也是可以接受的(安全点)
无论是二氢钾还是专业控品,都要连续使用2次以上。不了解激素的请不要用。
2、回水(用过的液体肥料或营养液)
回水是指第一天晚上施完花液肥后,第二天早上必须再浇一次水,稀释盆土中的肥料,有利于须根的吸收。
这样,经过一夜的渗透干燥,第一天晚上施用的肥料浓度会增加。如果不及时浇水,肥料不仅容易被根毛吸收,还容易伤根。回水常用于许多高级盆栽,如杜鹃花、山茶花、茉莉花、白兰花等。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次用花卉营养液或其他肥料喷水时,有固定的比例,比如500次。意思是1克原液就是500克水,倒入盆土时,因为缝隙和保水,一部分养分直接流走。其实留在土壤里的养分浓度还是稀释1g的500倍,但总量不是500g。
一天后,盆土中的水分会不断蒸发,但养分不会蒸发。这样盆土的浓度就会变得越来越高,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平衡不同浓度的花木根系。
最后,根系会因为失水导致整株植物死亡。第二天再浇一次水,可以稀释土壤中的养分浓度,更有利于花木的生长。其实叶子的用途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