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为全面评价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号通知(以下简称《办法》),评级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03010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规范,为强化分类监管提供了制度支撑,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引导消费金融公司加强风险防控,发挥特色功能,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评级值越大,机构风险越大,监管关注程度越高。评级结果是监管部门衡量公司经营状况、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程度,以及制定监管计划、分配监管资源和采取监管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落实消费金融公司市场准入的参考因素。
根据观点地产新媒体咨询公告,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要素包括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质量、信息科技管理五个方面。评级期为一年,评价期为前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评级工作原则上应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
同时,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分值为100分,根据具体评级分值可分为一级、二级(A、B)、三级(A、B)、四级和五级。数值越大,机构风险或问题越大,监管关注程度越高。
具体评级得分为:监管评级得分90分以上为一级;70(含)至90分为两个等级,其中:80(含)至90分为2A级,70(含)至80分为2B级;50(含)至70分为3个等级,其中:60(含)至70分为3A等级,50(含)至60分为3B等级;50分以下为四级;不能正常操作的直接评为5级。
公告显示,监管评级为1级的消费金融公司是各方面都比较健全的机构,发现的问题比较轻微,在正常经营中可以解决。主要通过非现场监管和定期监测各项监管指标和业务数据,一般不需要采取特别监管行动。
监管评级为二级的消费金融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或风险,应引起监管关注。对于2A级公司,针对问题加强非现场监控,提供窗口指导,督促自查;对于2B公司,应加强非现场监管分析,适当增加与董事会和一级管理层的监管谈话频率。对于二级公司,可以保持一定的现场检查频率。原则上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
对于监管评级为3级的消费金融公司,说明存在较多或严重问题,整体风险管控能力较弱。对于3A级公司,要针对公司的薄弱环节,给予监管提示或通报,督促公司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对于3B级公司,应重视持续监管,加大现场检查的频率和深度,并根据情况依法对经营活动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积极化解风险。对于三级公司,原则上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
评级为4的消费金融公司,说明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和风险,甚至危及公司的生存能力。监理要密切关注,增加监理谈话频率。原则上,现场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以督促公司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