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起亚电动SUV EV9升级,动力与软件得到全面提升 上汽大众新款SUV途岳正式上市,售价15.86-21.66万元 福特领衔投资45亿美元,将在印尼建立镍加工厂 主机厂召开座谈会,探讨国六B切换情况 特斯拉在墨西哥大举投资,助力其成为电动汽车大国 特斯拉推出版Giga啤酒,啤迷大喜过望 西安特斯拉中心车间揭秘,让你近距离了解制造 宝马、特斯拉等豪掷重金,墨西哥将成电动车大国 本田雅阁e:HEV亮相:能否成为雅阁救世主? 特斯拉中国首次败诉,需退一赔三 AI伦理员工大量裁减引发业界担忧,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被指责 AI过于强大,人类面临危险?马斯克、图灵奖得主呼吁暂停GPT-4模型后续研发 微软早期阶段将广告植入GPT-4版必应搜索 故意毁灭证据:美法庭对谷歌Play商店垄断诉讼开出罚单 元宇宙仍是未来,但实现需要时间——Meta重申在计算领域的地位 AI老板发出警告:无法解释的推理能力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监管机构开始对特斯拉Model X的问题展开调查 追溯OpenAI的历史,揭示其与马斯克的众多纷争 GitHub裁员,印度团队成最大受害者 微软与OpenAI强力结盟,共同致力于网络安全领域 AI视频素材来源不明,百度文心一言创作者面临版权风暴 OpenAI神秘CTO只有35岁,是ChatGPT之母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开始寻找合作伙伴 推进人体试验 芝麻信用黑灰产生意:购买会员、薅羊毛可轻松提升信用分 比尔盖茨遭马斯克批评 AI 理解有限 AI越来越智能,你的工作还能保住吗?现实不容忽视 微软研究惊艳科学界:GPT-4能力接近人类,AI朝“天网”迈进? 推特泄露部分源代码,GitHub受命删除,安全问题引人担忧 谁在制造泰国游客流失的恐慌?真相揭秘 为何马斯克和OpenAI撕破脸了?马斯克为何实际控制被拒?
您的位置:首页 >理财 >

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浙江两大城商行全面对比专题研究

2019-07-23 16:23:42   来源:
导读 [ 亿欧导读 ] 2019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的表现非常亮眼,相较于同业较为优秀。某种程度上,杭州银行更为突出,但稳健性和潜力方

[ 亿欧导读 ] 2019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的表现非常亮眼,相较于同业较为优秀。某种程度上,杭州银行更为突出,但稳健性和潜力方面,则宁波银行更有优势。浙江省两家最大的城商行,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近年来颇为受市场关注,而这两家刚好也分别是国内第5大城商行和国内第8大城商行(前十大城商行分别为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盛京银行、杭州银行、厦门国际银行、锦州银行),除此之外,近期的三个事件让两家城商行在盛名之外显得更受青睐。

事件1:2018年11月23日与2018年11月30日,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资金营运中心相继获准筹建。

事件2:2019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1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和200亿元金融债券获准发行,杭州银行的1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和100亿元金融债券获准发行,也即两家城商行在今年上半年合计共有2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和300亿元的金融债券获准发行。

事件3:2019年7月2日与2019年7月3日,杭银理财与宁银理财相继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筹建,这是城商行中目前为止理财子公司唯一获批的两家城商行。

可以看出,上述三件大事的发生几乎集中于半年左右的时间内,理财子公司、资金营运中心、二级资本债券和金融债券的发行等事件足可显现出监管层对两家城商行的眷顾。

横向对比维度

2019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两家银行上半年表现均非常亮眼,宁波银行在资产质量和存款增长方面更突出

[1]从业绩指标来看,两家银行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均比较亮眼,其中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19.75%和25.74%,净利润同比增速则分别高达20.03%和20.21%。

[2]从规模指标来看,宁波银行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21万亿元,远远超过杭州银行的0.95万亿元,并且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总资产增速达到7.98%,数值上也高于杭州银行的2.76%,可以看出二者的规模缺口在不断拉大。

[3]不过就存贷款而言,宁波银行今年上半年存款增速高达17.39%,远远超过杭州银行的6.44%,更高于自身2017年与2018年全年的存款增速(分别为10.53%和14.41%),同时预计这一超过15%的存款增速也远远高于同业水平。而就贷款增速而言,由于宁波银行将资源大多投向非信贷资产端,因此其贷款增速相对而言没那么高,这从宁波银行37.48%的贷款占比以及59.52%的存贷比便可见一斑。

[4]从资产质量来看,宁波银行今年上半年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78%,远远低于杭州银行的1.38%;而宁波银行高达522.45%的拨备覆盖率也远远高于杭州银行的281.56%,很显然宁波银行不仅盈利水平更高且资产质量也更优,但宁波银行将50%的资产投向非信贷资产值得进一步挖掘。

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2019年上半年业绩快报.jpg

综合经营与跨省分行设立: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分别拥有3家非银和2家非银,且均拥有5家跨省分行,但宁波银行的非银机构(特别是永赢基金)表现更为亮眼

[1]目前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均拥有5家跨省分行,其中两家银行均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和南京四地,此外宁波银行还在苏州、杭州银行在合肥设立了分行。

[2]虽然两家银行总资产规模仅相差3000亿元左右,但宁波银行员工数高达13684名,远远高于杭州银行的7162名。

[3]在综合化经营方面,宁波银行拥有永赢基金、永赢金融租赁、宁银理财等3家非银金融机构,此外宁波银行通过永赢基金还控股了2家基金子公司(即永赢资产管理和浙江永欣资产管理);杭州银行则拥有杭银消费、杭银理财等2家非银金融机构,此外杭州银行还持有石嘴山银行19.80%的股权。

[4]从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宁波银行更为亮眼,其控股的基金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分别贡献3.58亿元和6.19亿元的营业收入,并且分别创造了1.20亿元和2.43亿元的净利润。其中,永赢金融租赁的总资产规模达到215.72亿元,永赢基金所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1350.36亿元。

需要说明得是,目前永赢基金已拥有42只基金数量,其中40只为非货币基金(规模达到858.80亿元),货币基金数量仅有2只(491.56亿元)。

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各年财务报告.jpg

纵向对比维度

规模与业绩指标:宁波银行规模扩张更快、2017年后利差优势体现更为明显

[1]宁波银行的规模扩张速度更快,5000亿到突破万亿大关用了3年,杭州银行预计用4-5年

宁波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0.55万亿元增长至目前的1.21万亿元,由5000亿元跨过万亿元大关用了三年的时间;而杭州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0.42万亿元增长至目前的0.95万亿元,预计从5000亿元跨过万亿大关将用时4-5年。两家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差距也从2014年的0.13万亿元扩大至目前的0.26万亿元,这表明在规模扩张上宁波银行的速度更快。

[2]宁波银行的业绩指标增长更为稳健,且在同业中优势也更明显

除2017年受政策性因素影响外,宁波银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多在两位数甚至 20%以上,净利润同比增速更是长期保持在15-20%之间。而就杭州银行而言,波动性明显更大(特别是2018年之前,在2017年上半年受到的冲击更大。2018年之后杭州刍展现出了比宁波银行更大幅度的业绩增长。

事实上业绩指标的整体表现来看,两家银行相较于同业均比较优秀,某种程度上甚至杭州银行更为突出,但稳健性与潜力方面则宁波银行更有优势。

[3]2017年后宁波银行较杭州银行的净利差与净息差优势才明显体现出来,避免负债大幅波动是主因

从两家银行的定价维度来看,2017年之前相差并不明显,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杭州银行的净利差与净息差要优于宁波银行。但2017年之后发生了明显反转,宁波银行的净利差与净息差优势可以体现得更为明显,2018年宁波银行的净利差与净息差分别为2.20%和1.97%,杭州银行的净利差与净息差分别为1.66%和1.71%。

可以看到除绝对数上要高于杭州银行外,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宁波银行的净利差要大于净息差(通常情况下由于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大于计息负债平均余额使得净利差会小于净息差),这意味着宁波银行的计息负债平均余额要明显高于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因此我们基本可以给出的结论是宁波银行通过更前瞻地进行了负债管理,使得其负债流量变得比较稳定,并且在定价上保持市场领先上,从而避免了负债成本的大幅波动所造成的负面冲击,才使得净利差与净息差水平才能保持相对优势。不过可以看到宁波银行的净息差其实并不高,这与其资产投放主要投向金融市场方面有较大关系。

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各年财务报告.jpg资产质量层面:宁波银行不良率长期位于1%以下,拨备覆盖率远远高于同业

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长期位于1%以下,并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目前已降至0.80%以下,此外宁波银行在保持不良贷款率长期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其拨备覆盖率依然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宁波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高达500%以上。

相较而言,杭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经历2016年之前快速上行之后(由1%左右上扬至1.60%以上),随后缓慢改善,目前已降至1.40%以下。与此同时,杭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目前也基本维持在300%附近。

很显然,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要显著优于杭州银行,并且拨备覆盖率水平也远远高于同业。当然,这里需要说明得是,由于两家银行的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较低,更多的资产投向体现在非信贷资产方面,因此不良贷款率的有效性便没那么高,而不良资产率可能更有代表性,这也是为什么宁波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要更高且远高于同业的最主要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针对非信贷资产而计提的拨备。

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各年财务报告.jpg

资产负债结构层面:两家银行的规模大幅扩张均始于2012年,与同业业务密切相关

受2012年同业业务以及影子银行业务影响,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总资产规模扩张均始于2012年,并持续到现在。

[1]宁波银行2012-2016年主要依靠金融资产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由20%以下提升至50%附近),2016年后在保持金融资产占比50%左右的基础上则更加信赖贷款

从宁波银行的角度来看,2012-2016年期间宁波银行主要依靠金融市场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由2011年的20%以下提升至2016年的50%以上),2016年之后则在保持金融市场投资50%左右的占比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贷款占比(由33%左右提升至38%附近),同时2017年后宁波银行的存款也明显增长,进一步支撑了其规模继续保持扩张。

[2]杭州银行2013-2017年同样依靠金融资产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由15%以上提升至50%附近),2016年后在压缩金融资产的基础上(降至45%以下)将贷款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0%以上

杭州银行2012-2017年的规模扩张同样依赖于金融资产投资,其占总资产的比人由15%不到迅速提升至2017年的50%附近,2017年后杭州银行开始压缩金融资产投资(比例降至45%以下),将贷款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0%以上。

[3]两家银行的共同特征:贷款/总资产向40%靠拢、存款/总资产徘徊于60%附近、金融资产投资/总资产位于45-50%区间内

从两家银行近年的资产负债结构特征来看,虽然金融资产投资略有压缩,但在比例上仍然维持高位,宁波银行依然在50%左右徘徊、而杭州银行则在45%附近保持相对稳定。与此同时两家银行均提升了贷款占比,但受制于资本约束等因素,提升幅度并不明显,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在40%以下仍然是目前现状。不过,近两年,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均加大了存款的拓展力度,特别是宁波银行,其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然提升至60%以上。

[1]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非保本理财规模长期处于1500亿元以上,较长时期内保持着城商行领先地位

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均已获批,这意味着两家银行的理财规模应达到一定标准。从2015年以来的数据来看,两家银行的非保本理财规模基本均在1500亿元以上,2018年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非保本理财规模进一步提升至2347.05亿元和1874.80亿元,处于城商行前列,并且两家银行资产管理的优势在较长的时期内均保持着城商行领先地位。这意味着拥有理财优势的两家银行,在客户拓展、资产投放等方面也更加游刃有余,理财业务的发展使得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更能有效地推动表内业务的发展、客户数的积聚,形成较好的良性循环效应。

[2]宁波银行的资产托管规模长期处于2万亿元以上,杭州银行也长期处于1万亿元以上

除资产管理业务保持着城商行领先优势外,两家银行的资产托管业务同样也发展得不错,2018年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资产托管规模分别达到2.30万亿元和1.06万亿元,2015年底这一数据则分别为1.93万亿元和0.45万亿元,可见在资产托管业务方面,两家银行的领先优势同样比较明显,宁波银行则表现更为突出。

零售业务层面:两家银行零售贷款占比均为1/3,宁波银行零售贷款中85%为消费贷款,杭州银行仅为25%

从客户条线的业务结构来看,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具有相似之处,也即均是将贷款的1/3投向零售,而存款的20%来源于零售。事实上和同业相比,两家银行的这一零售业务结构在同业中处于较高位,身处同省、资产负债结构略有相似、客户结构亦有所趋同,是两家银行的共同特征。

此外,在零售贷款的具体结构上,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略有差异,即宁波银行更加依赖消费贷款,目前消费贷款占宁波银行全部零售贷款的比例达到85%(这一比例目前基本稳定),杭州银行的消费贷款只占全部零售贷款的25%左右。

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同处浙江一省,且均为副省级城市,亦分居城商行第5和城商行第8(两家银行的规模扩张均始于2012-2013年),还拥有相近的资产负债结构(金融市场投资占比均在40-50%之间、贷款占比均在35-40%区间附近)和客户端结构(零售贷款占比均为1/3左右),同时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南京均设立跨省分行,近期两家银行的资金营运中心专营机构和理财子公司也相继获批,可谓是占据了市场焦点,也足以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而这一系列的共同特征和同步发展脉落既有地缘上的契合性,亦有在战略方向的长期坚守,换来了市场和监管机构的一致认可。

虽然两家银行在城商行中均处于优质水平,但宁波银行的优势似乎更明显一些,其拥有更高的利差空间和定价能力,也拥有更高的非保本理财规模和资产托管规模,更有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和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的拨备覆盖率作为业务发展支撑,从这个角度来看,宁波银行的发展动力也显得更强。

在诸多共同特征之外,也有一些不同,比如宁波银行的净利差远大于其净息差(杭州银行则刚好相反)、宁波银行零售贷款的85%为消费贷款(杭州银行仅为25%)、宁波银行拥有基金公司及基金子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杭州银行是拥有消费金融公司),这从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宁波银行的业务牌照获取更为全面,定价更为前瞻(负债平均余额远大于资产平均余额),其资产摆布也更加自主(拥有基金及子公司、金融租赁等)。

需要说明得是,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金融资产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在40-50%之间这一特征和大多中小银行比较相似,这一结构相较于同业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可以说蕴含的风险更大,那么缘何两家银行的业绩表现会如此突出呢?

我们认为两家银行与其它中小银行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过同业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扩展的同时,其零售业务已具备相当的基础,客群数也已得到有效的积累,转型方面也更加快捷,因此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规模扩张是建立在客户数和零售业务已经有较好的基础之上,并非仅仅依靠同业业务推动规模扩张,而同业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只是帮助其更好进行资产投放调整,这些优势是其它中小银行所不具备的。换言之,没有客户基础和零售基础的规模扩张,面临的风险和转型压力之大是可以想像的。

目前宁波银行的零售业务结构基本已经稳定(既零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稳定在1/3附近、消费贷款占零售贷款的比例稳定为85%左右),其2012年以来的客户端战略专注零售业务条线的发展、2015年以来的客户端战略重点聚焦零售公司条线(即中小微企业)、2017年以来的战略是对永赢基金等资产管理业务(2017年以来理财靠非保本理财、2017年以来则靠其基金公司)以及资产托管业务投入较大精力。可以说正是这种战略的长期坚持以及重点方向的灵活调整,才使得宁波银行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在其零售业务已独树一帜的情况下,资产管理业务和资产托管业务也在城商行居于领先地位,后续通过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及子公司等路径可以进一步增强客户的粘性,有助于更有效地拓展客户,亦能大幅提升资产投放能力。而拥有理财子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的杭州银行在零售业务已经具备较好基础的情况下同样拥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